前言
看个乐子 🆚 汲取经验 🆚 交流学习
小白参加数学建模国赛的一些看法,仅供参考。
这次参加2024年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,算是一次尝试、体验。尽管去年11月份参加过亚太杯,但之后一整个学期我并没有继续学习数学建模相关知识,这次比赛也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参加的。
赛前准备
由于是和室友临时组队决定参赛,甚至是学校报名截止当天晚上才完成报名(悲~),因此并没有做太多的准备。好在大二上学期选修了数学建模课程,也和信管学院的学长组队参加过一次数模比赛,因此对数学建模比赛有一定的了解。
当然,像我们小组这次参赛肯定是不行的,大家如果打算参加数学建模比赛,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,了解比赛流程、题目类型、解题方法等,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。
赛中经历
周四晚上
国赛是在周四为晚上六点开放题目下载通道,到了六点,密集的流量让系统在一度崩溃,下载速度一言难尽。20 minutes later,终于把题目下载到本地。
国赛的题目总共有五道,其中DE两题是只有专科生能够选择,本科生只能选择ABC三题。大致浏览一遍ABC三道题目后,A题依然是一道物理题,比较硬核,果断放弃;B题倒是一反常态,出了一道统计学的题目,稍加思索,我们仨认为可以一试;C题依旧是数据分析,开放性的题目,没有标准答案,也可以一试。
经过两小时的分析后,我们最终决定选择B题——生产过程中的决策问题。题目描述了一个工厂生产某种产品,并且给出了生产数量、生产成本、销售价格等数据,要求我们建立数学模型,求解最优生产方案。
周五
早上来到实验室,开始正式求解问题。我们首先对题目进行了深入分析,结合b站上的建模思路视频,有了第一问的解题思路。第一问是纯统计学问题,利用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进行假设检验即可解决问题,不需要额外建立数学模型。
中午简单休息过后,我们着手第二问的求解。三人一起分析题目,讨论解题思路,决定用python进行编程求解和绘图。编程部分由我负责,计科和电子信息专业的室友则负责建模和剩余问题的分析。经过一番调试,晚上终于完成了第二问的求解。
周六
周六依旧是调试代码的一天,把赛前准备的算法模板和up主分享的代码丢给AI魔改,省去了不少时间。不得不说,AI的编程能力还是很强的,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算法,AI可以快速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。第三问需要对结果进行优化,我们考虑了月遗传算法和蒙特卡洛模拟两种方法,但是遗传算法始终跑不出理想的结果,最终选择了蒙特卡洛模拟。
第四问是在改变次品率的条件下重新对二、三问进行求解,由于之前已经完成了二、三问的求解,只需要改变次品率,重新运行代码即可。
最后一晚,是通宵肝论文的不二选择。我们三人分工合作,计科和电子信息专业的室友负责撰写论文,我则负责撰写摘要和修改论文。凌晨三点半,终于完成了论文的摘要及各个问题的求解过程。我们再也熬不住,倒在了电脑前。(年轻就是好啊,倒头就睡)
周日
七点醒来继续写论文,真是轻轻又松松啊(不是)!中午终于完成了整篇论文的撰写,下午检查了几遍,修改瑕疵,最终在下午四点完成了论文及md5码的提交。接下来就是愉快的补觉时间辣,欧亚斯米拉赛。
赛后复盘
不出所料,这次B题相对简单,我们学校选B题的队伍数相对于往年增加了不少,但略少于C题。
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,却传来了噩耗——我们学校的参赛队伍有一半以上的论文自建库相似度高于25%,这意味着这些队伍将被取消评奖资格。
总之,希望这次比赛会有个好结果吧,毕竟——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数模国赛,也是最后一次参加。
最后,附上这次的题目链接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题目链接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TIdRAQVR-WrturoPj17Ogw?pwd=nd1b